【新闻速递】北京语言大学第十四届“戏剧之夜”英文短剧大赛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2-08-30访问次数: 字号:[ ]


5月13日周四晚19:00,北京语言大学第十四届“戏剧之夜”英文短剧大赛在教一楼209报告厅拉开帷幕。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党委书记梁清老师,学生处副处长张洋老师,学生处梅天骄老师、王曼老师,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低年级系主任岳晶晶老师,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杨宁老师、胡俊老师、许宏晨老师、陈光明老师,信息科学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徐亦沛老师,外国语学部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辅导员毛星月老师、张嘉程老师,外国语学部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辅导员付劲松老师,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辅导员高睿璇老师、申莎娜老师、唐诗琪老师、李娅静老师出席了本场比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广播电视台电影栏目资深嘉宾小爱老师,知名配音演员、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会员陈喆导演,英语学院院长穆杨教授,英语学院外籍老师Kelsey,北京语言大学校友、北大外国电影与戏剧研究所吕仁喆学长,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

本次戏剧之夜比赛的主题是“交融”,这一看似简单的词汇,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度思考。剧目接连上演,观众们走进戏剧,跟随演员一同直面中西文化冲突,寻求自我认同,于家庭中感受别样温情,在大义前追寻公平正义,在旅馆中窥见民族融合的缩影。

经过重重筛选,共有六组队伍进入决赛。他们的精彩表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样的视听盛宴。

接下来的短剧The Addams Family改编自巴里·索南菲尔德执导的哥特黑暗治愈系电影。Gomez心里埋藏着一个多年的伤痕,那就是对失踪25年的哥哥Fester的惦念。借此机会,一心要夺取亚当斯庄园的Abigail,让相貌跟Fester相像的儿子Gordon悄悄接近Gomez,一场阴谋悄然上演。The Addams Family剧组运用夸张生动的对白和丰富饱满的情绪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典型的哥特风格妆发也为本剧增添了不少亮点,最终剧情的反转更是让观众回味无穷。

紧接着,哈勃望远镜剧组带来了改编后的传统经典《赵氏孤儿》。春秋时期,晋国忠臣赵盾一家三百余口被奸贼屠岸贾杀害,围绕着赵氏孤儿的生死存亡,程婴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与屠岸贾上演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哈勃望远镜剧组巧妙地将赵氏孤儿和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名称融为一体,Bomlet由此诞生,实现了自我与角色的完美交互。默契的配合、娴熟的对白、精彩的演绎,共同揭示了“交融”这一美妙又深刻的命题。跌宕起伏的悲剧故事呈现出家与国,宗族与个人的相互羁绊。

在这场盛宴中不仅仅有让人难以忘怀的精彩节目,现场抽奖环节也一度将大赛气氛推向高潮。现场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发送弹幕,积极参与抽奖,在欢声笑语中诞生了本次大赛的幸运观众。

接下来登场的是由百老汇北语分汇剧组带来的《汉密尔顿》,这部音乐剧再现了美国开国元勋之一——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一生。出身,婚姻,从政……

人性总是交织着美丑善恶;人生也总是充满着跌宕起伏。《汉密尔顿》作为一种政治理想的映射,给如今身处多元文化的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舞台上灯光流转,乐声高亢,震撼着所有感官。百老汇北语分汇剧组把充满现代感的旋律融入到百年前的故事之中,将美国诞生过程中交汇的欢呼与泪水,重生与牺牲展现地淋漓尽致。

随后,Granny剧组呈现了话剧The Farewell。生老病死,人生难免。残酷的现实究竟是直截了当地坦白还是讳莫如深?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纠结的问题。“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在癌症晚期的奶奶面前,或许,善意的谎言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Granny剧组的演绎情在意中,意在言外,最后一幕,聚光灯下,嬉笑怒骂的眼中隐透着点点光泽,那是历经岁月的通达与宽容,是看尽人事的平静与深沉。

最后登场的是LOOK WHAT YOU MADE ME 剧组带来的《捕鼠器》。看似风平浪静的旅馆里,危机四伏,五位性格迥异的旅客在暗中激烈碰撞。大雪封山,电话线被切断,突如其来的警官Trotter让故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一场斗智斗勇的追捕就此展开。演员们极具张力的表演带领大家拨开重重迷雾,找出幕后真凶,给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纵观全场,所有剧组都各具特色、各显风采。演员们以标准流利的英语发音,大胆生动的舞台表演,将众多经典作品演绎出别样的风味,引得全场欢声喝彩。

在所有戏剧表演结束后,进入到了评委点评环节。首先,小爱老师表达了她观看完整场表演的激动之情。她表示,大家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能够对世间万物抱有好奇心,这使得呈现出的戏剧表演更加引人入胜。她肯定了北语学生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也因此在戏剧创作上视角更加开阔、丰富,将“交融”呈现在舞台之上。同时,她称赞同学们对于人物的刻画,使得演员与观众之间建立心与心的连接,这样的表演更加动人心弦。随后,小爱老师分别对六组表演给予了全面而细致地点评,并表示今晚的戏剧表演是一场视听盛宴,让人久久地沉醉其中。

之后,英语学院院长穆杨老师上台讲话,她对全体选手的精彩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感叹到“戏剧之夜”更像是一场“家宴”,家是传承,宴是欢聚。戏剧表演这一艺术形式在北语、在英院都有着深厚的传统,始终担任着促进文化交流传播的使命。穆杨老师通过对各剧目的分析,再次对“交融”这一主题进行阐述,“交”体现为戏剧冲突,冲突产生于“不同”;“融”为冲突的理想结果,可解读为融合、融汇、融解。“不同”难以避免,“和”为解决之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六个剧目分别可以和、善、义、爱、真等来作答。穆杨老师希望大家留住“戏剧之夜”这份美好,也祝愿未来的“戏剧之夜”能够越办越好!

最后,终于进入到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百老汇北语分会剧组的赵菁岑、哈勃望远镜剧组的王若恬、吴雨樵、毕心清分别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主演和最佳配角。

哈勃望远镜剧组《赵氏孤儿》摘得桂冠,获得一等奖,The Addams Family剧组《亚当斯一家》获得二等奖,百老汇北语分会剧组Hamilton获得三等奖,“什么”剧社《和美》、LOOK WHAT YOU MADE ME 剧组《捕鼠器》、Granny剧组The Farewell获得优秀奖。

本届戏剧之夜,使同学们进一步接触、了解戏剧文化,在实践过程中探索文化交融的内核,改编、创作出了包含喜剧、悲剧、悬疑剧等多种类型的剧本。通过话剧、舞剧、音乐剧等多种形式,对戏剧表演进行了创新性的编排,促进了同学们艺术修养、审美能力的提升,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精神。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北语学子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世界文化的创新者。戏剧舞台百花齐放,展示着北语校园内中外文化交融共进的景象,代表着中外学子共创精神财富的决心。

至此,2021年度北京语言大学第十四届“戏剧之夜”英文短剧大赛圆满落幕。此次大赛助力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丰富校园文化,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运用外语、展示自我的舞台。

最后,感谢各位参演人员的精彩演出,感谢学校各部门、评委嘉宾及老师的支持,感谢英语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我们明年再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点击按钮订阅学部新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