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永不过时 | ||||
| ||||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 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粮食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大自然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因此,节约粮食永不过时! 事实摆在眼前:我国人口有14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1/4;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在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减少粮食500亿斤。而且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现实绝对不容乐观!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习主席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习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2013年1月,习主席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此后,习主席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 为了响应党中央对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2020年10月7日,由北语校研会权益部和校学生会权益部组织的光盘行动学生监督岗活动正式开始。我校校研会与学生会成员认真探讨学校食堂中的餐饮浪费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制作线上调查问卷,并组织了本次监督岗活动。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请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大家都知道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立即行动,要拿出实际行动,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为此,特向大家提出以下建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尽量带回家。 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文案 | 李灿梅 排版 | 卢安麒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