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CUitaliano讲座 | 《疯狂的罗兰》的评介与中文翻译

发布日期:2019-04-16访问次数: 字号:[ ]



《疯狂的罗兰》的评介与中文翻译

“译海纵横·名家‘译’大利”系列第一讲

主讲人简介:

王军,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意大利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译协汉译意研究会会长,译作《疯狂的罗兰》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及意大利国家翻译奖。

2019年4月12日上午10:00,我校外国语学部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意大利语系顺利举办了“译海纵横·名家‘译’大利”系列讲座中的第一场,主讲嘉宾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博士生导师王军教授。在本场讲座中,王军教授向我们展现了文艺复兴巨著《疯狂的罗兰》的翻译与评介,该著作的中译本由王军教授耗费十年心血翻译而成,并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及意大利国家翻译奖。


王军教授将本场讲座的的主要内容归划为两个主题:其一,《疯狂的罗兰》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及对诗歌翻译的体会与观点;其二,《疯狂的罗兰》主题内容及诗篇部分选节赏析。

作为一部篇幅浩瀚的宏伟巨著,《疯狂的罗兰》全诗共有4842段,38736行,体量是同为意大利文学巨著《神曲》的三倍。在翻译工作中,翻译诗歌的难度本就比翻译小说的难度更大,而如此鸿篇巨作,译者要在准确地传达出原文内容的同时,还要兼顾诗歌本身因其文体而具有的形式美,则更是难上加难。

王军教授指出,纵观我国对外国史诗的翻译,译法不外乎以下几种:译成散文体(如田德望译本《神曲》),译成韵律不严谨的现代诗体(如陈忠梅译本《伊利亚特》),或是参照西方诗歌韵律译成诗体(如黄国彬译本《神曲》)。然而这三种译法均不能很好地重现原著的艺术效果:散文体译法彻底抛弃了原文作为史诗的艺术形式;韵律不严谨的现代诗体虽然保留了“诗”的形式,然而却难以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音韵美;中国人极难熟练掌握西方语言的韵律规则,因此遵循西方诗歌韵律译成的文本易使读者感觉不伦不类。王军教授主张,我们应当采用与原文相近的文学形式翻译诗歌;如果原文是传统的格律诗,我们便应该使用格律诗形式翻译。自然,采用格律诗体译法大幅增加了翻译难度,但“文学翻译本来就是一种令人勉为其难的工作”,为了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特有的语音节奏和诗句韵脚的优美,译成格律诗是最佳的选择;如果照意大利语谚语所言“Tradurre è tradire(翻译即背叛)”那么,遵守格律诗规律进行翻译,至少是“背叛程度较轻”的一种形式。

王军教授这一翻译主张不禁让我们想起语言学家雅各布森的观点。在雅各布森看来,诗歌是“不可译”的,需要“创造性转换”,因为诗歌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诗歌的音韵也是语义的一部分”。诗人徐志摩也在《诗刊放假》中谈到诗歌音韵的重要性:“正如一个人身的秘密是他的血脉的流通,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和流动。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他的内在的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出彻底的音节化(那就是诗化)才可以取得诗的认识,要不思想自思想,情绪自情绪,都不能说是诗”。

那么,应当选择何种格律来翻译《疯狂的罗兰》呢?在意大利传统格律诗中,若按诗句音节数量分类,则最常见的是11音节诗(即诗句关键重音落在第10个音节上);若按每段的诗句数量分类,则14行诗体为比较常见的抒情诗形式,8行诗体为最常见的叙事诗体。然而,反观我国诗歌主要用来抒情而非叙事,因而诗歌篇幅都比较短(例如三言、四言、五言、七言诗),且我国诗歌中的传统叙事诗也与西方史诗截然不同,若采取五言或七言诗句翻译《疯狂的罗兰》,由于诗句字数偏少,译者必然被迫放弃原文中的某些含义,而这是我们所不愿见到的。在研读北大段宝林教授《中国民间诗歌韵律》论文集后,王军教授受到了“采用字数调整诗歌节奏”方式的启示,发现京剧戏文中的十字句唱词恰恰是一种十分适合承载长篇叙事诗的文体:汉语一字一音节,且重音大多落在词汇最后一个音节上,如此可以对原文“关键重音落在第十个音节上”进行很好的还原;同时,十字句所采用的3+3+4的节奏读起来合辙押韵,铿锵有力。综合以上几点原因,王军教授选择参照京剧的十字句唱词翻译《疯狂的罗兰》。这样的翻译策略巧妙而充满创新性,展现出译者勇于探索的担当精神与审美追求,值得我们不断学习。


  在讲解完关于外国诗歌中译方法的主题后,王军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疯狂的罗兰》的主题内容。作为一部全面代表了文艺复兴精神的宏伟巨著,《疯狂的罗兰》承接另一部文艺复兴时期的史诗《热恋的罗兰》,以查理大帝率领基督徒骑士与撒拉逊军队之间进行的宗教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极其恢弘的故事。由于本作采用了一种极其复杂的立体化叙事手法,一切按照时间顺序概述全诗内容的努力都注定徒劳无功;然而我们仍能从中梳理出三条叙事主线。其一即为查理大帝率领基督徒骑士与撒拉逊军队之间进行的宗教战争,同时也是本作的历史背景,从基督徒军队在比利牛斯山上的溃败开始写起;其二则是罗兰等骑士对绝世美女契丹公主安杰丽佳的爱与追逐,以及罗兰丧失爱情后的疯狂过程;其三着重展示了布拉达曼和鲁杰罗(埃斯特家族的祖先)之间的爱情,意义在于为资助作者完成著作的埃斯特家族歌功颂德。除此之外,在《疯狂的罗兰》的三条叙事主线中还穿插着许许多多曲折而精彩的小故事,苏格兰的季内瓦公主的故事即为其中之一。

随后,王军教授对《疯狂的罗兰》的中心思想和艺术风格进行了介绍。《疯狂的罗兰》是一部文艺复兴文学的杰作,是欧洲古典文化的结晶,是中世纪骑士文学的百科全书,同时也是近现代社会和现代叙事手法的最初表现。作为一部充分体现文艺复兴精神的杰作,它虽然以宗教战争为背景,却处处展示出文艺复兴时期爱情至上、追求现世快乐的价值取向。在本作的头两句诗中,诗人即开宗明义,明确地将男女之间的情爱置于作品主题的首位。此外,为歌颂爱情,诗中不乏对少女妖娆胴体的描绘,亦有对疯狂地发泄情欲的描写,其用词十分性感直露。诗人阿里奥斯托还赞颂人们对情欲的放纵,指责压制情欲的中世纪法律。在歌颂人对尘世生活追求的时候,诗人认为人不应该虚度人生,而应抓紧时间享受人生的幸福。整部作品的灵魂人物契丹公主安杰丽佳即是美色的代表,是全诗中所有男人疯狂迷恋追求试图占有的青春象征。这正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冲破中世纪禁欲主义道德规范束缚、积极追求尘世幸福的新的价值观念。


作为欧洲古典文化的结晶,在《疯狂的罗兰》中,来自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和文学的比喻以及对古代风俗习惯和神奇事物的描述随处可见,涉及古希腊、古罗马、《圣经》、基督教早期文化的内容高达数百处,甚至诗中的一大主要人物鲁杰罗也被设定为特洛伊英雄赫克特的后裔。在描写鲁杰罗面对赤裸的绝世美女安杰丽佳难以克制自己的情欲时,诗人不惜借助了古希腊以理性与定力闻名的哲学家色诺克拉的形象,来展现脆弱的人性;诗中的骑士们所穿佩的盔甲宝剑也往往继承自古希腊英雄;在描写天亮时,诗人数次将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福波斯·阿波罗和曙光女神奥罗拉引进诗中。类似上述借助古典文化意象的诗句在《疯狂的罗兰》中不胜枚举,此外作品的叙事风格也体现了古典主义平衡、和谐、庄重、高雅、适度、严谨的原则。

  作为欧洲古典文化的结晶,在《疯狂的罗兰》中,来自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和文学的比喻以及对古代风俗习惯和神奇事物的描述随处可见,涉及古希腊、古罗马、《圣经》、基督教早期文化的内容高达数百处,甚至诗中的一大主要人物鲁杰罗也被设定为特洛伊英雄赫克特的后裔。在描写鲁杰罗面对赤裸的绝世美女安杰丽佳难以克制自己的情欲时,诗人不惜借助了古希腊以理性与定力闻名的哲学家色诺克拉的形象,来展现脆弱的人性;诗中的骑士们所穿佩的盔甲宝剑也往往继承自古希腊英雄;在描写天亮时,诗人数次将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福波斯·阿波罗和曙光女神奥罗拉引进诗中。类似上述借助古典文化意象的诗句在《疯狂的罗兰》中不胜枚举,此外作品的叙事风格也体现了古典主义平衡、和谐、庄重、高雅、适度、严谨的原则。

  

《疯狂的罗兰》同时也是中世纪骑士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基督教骑士传统与古典人文主义传统的理想结合”。本作将两大系列的传奇故事融合在一起,用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其进行改造、发挥,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思想。除查理大帝和罗兰外,史诗还赞美了其他许多著名的加洛林系列的骑士,如里纳多、布拉达曼等人;在以加洛林骑士传奇故事作为叙事主线的同时,作品中还时常出现不列颠圆桌骑士传奇中的人物形象,如亚瑟王、梅林大师等人。

除此之外,《疯狂的罗兰》还是近现代社会和现代叙事手法的最初表现。例如诗中多次采用航海来进行比喻,并存在大量关于其他新鲜事物(如火绳枪等)的描写。诗人同时还为女性鸣不平,严厉谴责男人们花言巧语、背信弃义等欺骗背叛女人的行为,认为女子的美名难以世代相传应归罪于掌握笔杆子的男人的嫉妒与无知,这种不合理的情况不应当再延续。在叙事手法方面,每当一个故事发展到关键时刻,如人物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致使读者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诗人总会突然停笔,向读者表示“我以后再叙述这段故事,那时候您定会更加喜欢”。

由于时间有限,本场讲座于12:00在热烈的掌声中宣告圆满结束,意大利语系全体中国教师出席,此外,出席学生包括意大利语系15级、17级、18级及研究生,同时也有其他院系的同学慕名前来。再次感谢王军教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讲解!



撰稿 | Chiara 黄欣怡

审稿 | Bianca 周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点击按钮订阅学部新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