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2022年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特色活动

发布日期:2022-08-29访问次数:1761 字号:[ ]


(1)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首届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圆满落幕

经过紧张周密的筹备,我院于7月16日-17日成功举办了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首届2022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为期两天的夏令营活动,吸引了全国众多高校的优秀本科生报名参加。

本届夏令营分为开幕式、学科导航讲座、师生交流、专业面试等几个部分,通过多种形式让营员们充分感受到我院的学科实力、师资情况及学术氛围,不但为全国各地向往北京语言大学的优秀学子提供了一个向梦想靠近的机会,同时也为我院展示一流学科力量和优秀教师风采提供了平台。

本次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得到了学校、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过精心筹备和有序组织,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以加强专业宣传、提高生源质量为核心,在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的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让营员们对北京语言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学术氛围、专业设置、师资力量、育人模式等都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一方面为学院吸收优质生源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选拔途径,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2)“语墨盛宴云赏东韵”系列活动

“语墨盛宴云赏东韵”系列活动分为“厨神驾到,八珍玉食”、“好音相伴,再续经典”和“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三大板块,旨在打造一场云上盛会,大家齐聚云端,一起吃一起玩一起学!

【厨神驾到,八珍玉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食物之外,烹饪本身也极其治愈。在那人间烟火中,洋溢着温暖感、幸福感、满足感。东院大家庭中的我们,来自山川湖海,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在这个暮春初夏,“语墨盛宴,云赏东韵”之“厨神驾到,八珍玉食”厨艺大赛和大家见面了,与大家一同分享由自己创造的东方风味!

厨艺大赛推出后,陆续收到了来自同学们精心制作的比赛作品。有极具地域特色的地方菜系,也有灵感迸发的创意菜肴,大家大展身手,各显神通,用一道道佳肴,带我们领略了这绝妙的风味人间。

经过两轮比拼,恭喜以下选手在这次厨艺比拼中脱颖而出!

“万众瞩目的小厨神”奖:覃奕瑶;

“千载难逢的奇才”奖:王元春、闫易文;

“百里挑一的天才选手”奖:张馨伊、周辰昊、张铠汭。


【好音相伴,再续经典】

有那么一段故事发生在繁华都市,喧嚷市井;有那么一种情思蔓延延于花田月下,曲径幽处;有那么一份侠肝义胆藏于密林深棕,刀光剑影。

在你的记忆深处是否也有那么一种的情感,让你难以释怀,是否也有那么一段经典,让你历经年而不忘。

现在,你就是主角,用自己的声音,演绎你的喜爱的影视作品,创造属于你的光影传奇~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配音大赛就是你的舞台~还在等什么,光影之星就是你!

配音大赛一经开启便收到了同学们的踊跃报名,最终共有12支队伍报名成功。

经过两轮激烈角逐,最终诞生一等奖1名:方言的迫降;二等奖2名:夏姐姐不要信口雌黄队、阿巴阿巴反卷小队;三等奖2名:超级侦探队、谁能过情关队。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书法大赛】

书法,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气象万千。书法,于古时或寄托着苏轼夜游赤壁的豁达开朗,或寄托着颜真卿声泪俱下的悲愤痛楚,或寄托着王羲之大雪初霁时的轻松愉悦。但在今天,书法在东院学子的笔下以日、韩、印尼三种语言绽放出独属于东方的文化之花,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东方文化盛宴。

活动开启后,陆续收到了14位同学的参赛作品,经过3天的投票角逐,恭喜21日英乐添获得一等奖,21日英肖亚萱、20日1黄宇雯获得二等奖,21韩1林婉婷、21日1张怡、19日2王琳轩获得三等奖。

5月18日,随着“云鹤游天,群鸿戏海”的圆满收官,“语墨盛宴,云赏东韵”系列活动也完美落幕。这是一场云上的盛会,群英荟萃,人才济济,大家各显神通,为这个春天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家的踊跃参与,让这个被疫情笼罩的春天变得明媚,让齐聚云端的我们不再遗憾。


(3)“薪火相传,语你同行”东院特色志愿活动圆满结束

2022年5月16日-6月16日,历时一个月,第二季“薪火相传,语你同行”志愿活动圆满结束!

从宣布活动开始的第一天,到活动截止的当天晚上,每一天都有同学上传自己的学习记录。从志愿者上传的帮扶记录来看,同学们都在有针对性地提问、学习、反馈。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也尽职尽责,向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及知识。

需要不断练习的语法、英语四级考试的注意事项和练习策略、Access的重难点习题……这些在“小老师们”的帮助下都迎刃而解。

(4)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团学骨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4月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与师生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考察和重要讲话引发了东院团学骨干的广泛热议,他们表示,生逢盛世,青年一代要担当起大国青年的时代责任,听党话,跟党走,在青春赛道跑出这代人的好成绩。

郑乐彤:昔日的五四青年振臂高呼,点燃了思想启蒙的火炬。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主席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体现了习主席以及全党对教育事业这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视。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教育,汇聚了时代的精华,将知识传授,将真理传递;教育亦是国家之基础,每一盏读书灯都点亮希望。而青年,便是教育的受益者、试验者、传承者。青年者,国之魂也。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紧跟时代的脚步,响应主席的号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传承红色基因,发挥个性,传播新思想,为理想砥砺前行。

祁梦含:“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我们确实应当立足当下,在如此令人自信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创造出属于我们中国独特的一流大学。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明白这一点,争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在“听党话,跟党走”的主旋律下不辜负青春年华,为中国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我们需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为中国青年的一份子应当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我们也应该注重当下但不局限于当下,“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让我们明白,要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吴婧宇:4月25日上午,值此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考察调研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当代大学生应当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将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总书记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作为北京语言大学一名大三的本科生,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自己即将背负、建设祖国的未来,应当秉持着责任感和信念,积极地投入到理论知识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真正做到“青春向党、不负人民”。

(5)2021-2022学年外国语学部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班团建设总结汇报大会顺利召开

外国语学部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于4月29日14:00组织开展了“班团建设”总结汇报大会,会议采用视频电话的形式,两位辅导员老师、两位团总支干部、各班团支书、班长、团务中心工作人员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五个由各班团支书初步推选出来的班集体依次进行了展示和汇报,并在答辩环节回答了老师及各班团组织代表的提问。

答辩结束后,由与会老师、团总支干部及各班团代表进行投票。根据得票数,19日2、20韩2两个班级最终荣获学部级优秀班团建设成果,20日1、21日2、21印英获院级优秀班团建设成果。


会议最后,毛星月老师代表辅导员进行了总结发言。老师对大家所提出的“将专业学习与班团建设相结合”这一做法表示充分肯定,并鼓励大家积极地将其融入于班团建设中,充分展示外语学习者所具备的特色和优势。此外,对于怎么样能够让班团建设活动形式呈现地更加的多元化这一问题,需要班集体之间进一步思考、探索,以更好地展示出新时代的我们所具备的精神。最后,希望能够大家珍惜好每一次班团建设的机会,同时也祝东院的各个班团都能够越来越好。

(6)东院学子学习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百年征程,风华正茂。”在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东院全体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肩负起时代使命,热切响应习主席的号召,认真观看活动直播,学习讲话精神,共庆建团100周年。

21日2学习心得: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今年恰逢中国共青团成立百年,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我们应当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我们要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将青春热血撒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不负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应当做永远向上的炬火,汇聚这盛世里的漫天星光。希望全国吾辈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21印英学习心得:2022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是历史性的一年。回首百年,中国青年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在喀喇昆仑,陈祥榕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用生命守护最爱的祖国。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应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在如今疫情形势严峻的上海,从各地前来支援的医护人员及志愿者正奋斗在抗疫一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守望相助,也正在汇聚成为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身为青年的我们,要服务于人民,要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用青春与汗水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百年栉风沐雨,初心历久弥坚。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作为新时代的共青团员,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东院学子信心满满,我们定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争先!

(7)“线上实践云清扫,居家劳动展技能”活动结果公布及优秀作品展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重要指示,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线,配合学校爱卫会在全校开展的“文明健康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整治活动,我院特开展“线上实践云清扫,居家劳动展技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五·一劳动节特别活动。

本次活动特开通两个活动版块:线上“云”清扫和居家技能大赛,分为“收纳整理”、“清洁打扫”、“变废为宝”三个赛道。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全体东院学子在劳动中树新风、增才干、强体魄、育美德,同时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图片40.png

(8)喜报!韩语系王珺同学获得全国翻译大赛复赛特等奖!

我院韩语系2018级本科生王珺同学,于今年4月-7月参加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主办的2022年“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在人数众多的参赛人员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复赛。复赛中王珺同学表现更为优异,一举荣获大学A组笔译(韩语)特等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晋级全国总决赛。此次指导老师乔文老师也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奖章。东院师生对此向王珺同学表示热烈祝贺,也希望东院莘莘学子们可以向王珺学姐学习,不懈努力,勇创佳绩。

(9)李亘校友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北京首映式&北语专场观影活动顺利举行

2022年3月6日晚,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北京首映&北语专场观影活动在朝阳区英皇集团中心英皇电影城顺利举行。北京语言大学宣传部、外国语学部的领导老师们携家属参与了此次观影活动。

影片导演李亘为我校2005级日语专业学生,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从事导演相关工作,创作出以自己的留学生活为蓝本的处女作长片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同时入围意大利乌迪内远东国际电影节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主竞赛单元,并提名最佳处女作“白桑葚奖”。此次北语专场观影活动,是李亘校友为回馈母校而特别设计的一场意义非凡的首映式。

观影结束后,观众们结合自己的相关经历,分享了各自观影后的感受和见解。

田昊老师:影片中主角打工时做过的事自己当时在日本也都做过,在离开小城市去东京求学的前一天,打工店里的人们为自己准备了惊喜,看到影片中类似的情节,又想起了那时的感动,在影片中找到了共鸣。

孙佳音老师:影片包含了许多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才能感受到的一些东西,而李亘能够将转瞬即逝的东西记录下来,这是自己是看完电影感触最大的地方。此外,演员们的日语很标准,也很惊艳,让人不仅觉得影片的故事很真实,而且演员演得也仿佛是真正经历过留学一样,非常精彩。

杨峻老师:李亘留学的同一时期,自己也刚好也在日本,说来也巧。电影取材十分真实,能够将自己的个人情感代入,特别感人,希望李亘能拍出更精彩的电影,以后有机会来北语取景。

单文垠老师:影片让观众们了解了交换留学的同学们在日本的真实经历,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善良。而正是因为主人公的善良才让周围的人都能对他温暖以待、助他成长。另外,这部影片也让老师们得以从教师看不到的视角,看到留学给同学们带来的成长。

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展明锋老师:非常荣幸来到李亘导演的电影首映式,这也是自己第一次面对面地认识和了解李亘。以前经常听杨老师讲起李亘,非常荣幸能拥有这样优秀的校友。本次北语专场首映式表现出了李亘导演作为校友对母校的挚爱,同时,电影通过交换生的视角,以生活化、接地气的叙述和拍摄方式表现日本文化、展现中国学生在日留学的生活场景,细腻展现了交换生留学期间孤身在外的细致感受,给予观众强烈震撼。希望李亘校友能多回学校看看。

谈及影片拍摄中的心路历程时,李亘导演说到,影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己大学留学期间从北语出发去渊野边南国亭打工的那段经历,回国后便有了想拍摄这部电影的冲动,成为导演后终于将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把自己的经历融合进主人公“李小李”的形象和遭遇中去,拍出了自己的处女作。


活动最后,观众们将手中的纸飞机一起飞向台前,李亘导演与主演们一一捡起,读出了大家写在上面的话。有人表达了对导演的支持与鼓励,有人抒发了对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的怀念,也有人寄寓了对朋友、恋人的祝福与期待……

晚八点,整场电影首映式在主创团队与观众们的大合影中完美结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点击按钮订阅学部新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